展现音乐艺术之美,唱响未来职业梦想
——走进王欣老师的歌曲演唱课堂
教师简介
王欣,北京市商业学校教育艺术系音乐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曾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两次。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
本期亮点回顾
课程主题:
王欣老师的“教师必备歌曲演唱”课程聚焦于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的经典声乐曲目,旨在通过声乐作品的学习与演唱,助力学生掌握未来音乐教师的必备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精彩瞬间:
课程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课堂伊始,领学小组以未来教师身份带领全班同学了解歌曲创新背景与作品内涵,展示自学成果。
歌曲演唱教学中,王欣老师通过专业化示范、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气息与音色的运用技巧,准确演绎经典作品。学生们通过伴奏演唱、无伴奏演唱、无伴奏轮唱、二声部合唱,在实践练习中理解歌曲内涵、把握音乐要素特征,展现歌曲意境。
教学理念与创新成效
王欣老师的课程设计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采用情境教学策略,围绕“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课堂上,王老师以伴奏者、伴唱者和指挥者参与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小组练习全过程。借助音乐编辑软件、数智化实训设备,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演唱能力和音乐素养,并结合歌曲主题巧妙融入思政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
学生反馈与成效
康雨晨:在这次《军港之夜》教师必备歌曲演唱课程中,学习体验独特又难忘。当我站在讲台上,分享自己对《军港之夜》的理解时,我能真切感受到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我也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小老师的快乐与成就感。
霍思颖:在发声技巧上,老师针对《军港之夜》抒情的特质,细致地讲解了如何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让气息更悠长、稳定。在情感处理方面,老师逐句分析,告诉我们哪里该轻柔、哪里需强调,让我懂得了如何用声音塑造歌曲中的画面,将军港夜晚的宁静、军人的柔情与坚守诠释出来。
高忻彤:通过课前预习《军港之夜》这首歌曲,我们了解到歌曲背景和创作过程。给同学讲解时,我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表述,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跟随王老师学习的学习中,也让我明白了只有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为我未来的学生们带来更精彩的课堂。
同行评价与影响
教师感悟:
张芳菲:王欣老师采取让学生提前预习,分组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同学讲述军港之夜的创作背景和音乐风格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用对比感知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学习歌曲的曲式、演唱要点、演唱形式,通过独唱,对唱,领唱帮助学生们掌握演唱方法,准确表达歌曲情感。
季春玮:王老师通过课前分组和特色预习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安排学生为大家讲解预习成果,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自我体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认知水平和实践运用能力。此次教学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学特点,锻炼了学生的教学岗位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赵丹丹:王老师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将音乐理论、演唱技巧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对比《共和国之恋》《爱我中华》等作品,强化学生对不同曲式的辨识能力,学生不仅掌握了并列(无再现)单二部曲式的核心知识,还通过齐唱、对唱、领唱和轮唱等多元演唱形式强化艺术表现力,深化对歌曲层次的理解,同时在歌声中升华了爱国情感和对水兵奉献精神的崇敬,实现了美育与德育的双重目标。
结束语
王老师用其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综合听、唱、动、创等多种艺术实践形式,以音化人,以美育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学生们以歌润心、以声传情,展现音乐艺术之美,唱响未来职业梦想。
精彩课程预告
下期,我们将走进蒋素珍老师的语文课堂,敬请期待!